1.氣動機理
氣動乳化是一種過程,乳化是一種狀態。氣動乳化過程是這樣形成的:在一圓形管狀容器中,經加速的含硫煙氣以一定角度從容器下端進入容器,與容器上端下流的不穩定循環液相碰,煙氣高速旋切下流循環液,循環液被切碎,氣液相互持續碰撞旋切,液粒被粉碎得愈來愈細,氣液充分混合,形成一層穩定的乳化液。在乳化過程中,乳化液層逐漸增厚,當上流的氣動托力與乳化液重力平衡后,*早形成的乳化液將被新形成的乳化液取代。
循環液帶著被捕集的SO2斷續流經均氣室直至回到循環槽,在乳化室內,只要有足夠的處理氣流量,總將保持一相對穩定的乳化液層。
含硫煙氣在乳化室內參與了氣動乳化過程,煙氣中的SO2與乳化液層中的循環液微細液粒接觸,由于在乳化液中,液粒的比表面積比起水膜除塵、噴淋除塵方式中液滴要大數倍至數十倍,因而,單位液量捕集SO2的效率顯著增大。對于含硫煙氣來說,液粒趨細,活化了液粒,更有利于化學凈化過程。對于煙氣,脫硫過程中的吸收、中和、氧化全部在乳化液層內完成。在工藝部分,結合電石泥/石灰脫硫,有更加具體的說明。
2.標準結構
氣動乳化脫硫塔由三部分組成,含硫煙氣首先進入均氣室,再進入氣動乳化過濾元件組,*后通過氣液分離室,凈化后的煙氣出塔并排入大氣。各部件的作用簡述如下:均氣室的作用是均勻分配煙氣給每一過濾元件,使每一過濾元件發揮同等的過濾作用。煙氣分配不均勻,將嚴重影響過濾器除塵脫硫效率;氣動乳化過濾元件組,是過濾器的核心,它提供一個主要是紊流摻混的強傳質氣動乳化空間,它是煙氣凈化的主要構件,氣動乳化過濾元件的結構,氣流速度,布液量都直接影響煙氣凈化的效率。氣液分離室,用于氣液分離,液氣分離采用凝并和慣性原理,結構簡單,氣液分離室還有進一步除塵脫硫的作用。
3.氣動乳化脫硫塔的應用
氣動乳化脫硫塔,在可靠性、液氣比、脫硫率、耐磨、耐高溫、耐腐蝕、防垢、防堵、防煙氣帶水、節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,13年以來有超過300脫硫塔的運行業績。
4. 技術重點
采用氣動乳化脫硫塔,優勢在于提高脫硫率、與生產完全同步的運行率、極低的運行費用;采用氣動乳化脫硫塔,關鍵在于脫硫塔的三耐二防,即耐磨、耐腐蝕、耐高溫、防堵塞、防結垢;基礎在于氣動乳化的機理結構、沒有噴嘴、316L不銹鋼材質。
完全落實三耐二防,是本次建設的重點。
氣動乳化脫硫,其經濟性優勢十分明顯,年運行費僅為其他脫硫方式的40~50%。
傳統脫硫方式存在的問題——無處不在的腐蝕結垢和堵塞
脫硫循環液含有鈣、鎂、鐵等離子。這些離子會在塔內結垢,垢是混合結晶體,成長速度很快,結垢以后,脫硫系統完全報廢。
其他脫硫方式所用的脫硫塔,離不開噴嘴,連續工作的噴嘴不可避免地磨損、腐蝕、結垢、堵塞。噴嘴堵死后,脫硫失效。
氣動乳化脫硫塔是唯一不需要噴嘴的脫硫塔,沒有噴嘴,不會堵塞。